第(2/3)页 预期三十石,收二十五石,失望。 低预期与高预期的事,还是需要把控一下。 不过对于亩产三十石的目标,顾正臣还是有把握的,毕竟回去之后,老朱不可能给瘦地下田种植番薯、土豆、玉米啥的,清一色的上田是必然的。 进入下半夜,军士这才扎营休整。 因为忙了大半晚,第二日索性没行军,就探查下了方圆七八里,又发现了不少番薯地。 于是乎,军队又开始了刨地,这次没了第一次的小心翼翼,用手的更少了,枪、刀、短剑,还有用上盾牌的,挖破、挖断一些也不用心疼,定远侯说了,今日中午吃番薯…… 朱棣、马三宝等人没参与到劳动之中,而是正在学习复杂且拗口的玛雅语言。 被俘虏的基尼齐、艾珂等人也认命了,毕竟当了俘虏,早晚得祭神,在能活着的日子里,该吃点就吃点,何况这些人的伙食还真不错,还有肉吃。 只不过,这些人为何学习玛雅人的语言? 他们那么强壮,那么威猛,而且他们的武器一看就知道比玛雅人的强太多了,都能反光了,看那锋芒,吓人得很,比自己的石斧强太多了。 无论如何,暂时死不了。 看他们的样子,好像,不是冲着掠夺人口来的,更像是冲着番薯来的…… 要不然,他们为何不去村落掠夺人口? 可祭神,最高级的祭品,不应该是鲜血吗? 番薯这种东西,只配平时摆一摆,真正要祭神时,还是需要俘虏与鲜血。 想不明白,但他们要学习,那就一起学吧。 你学我的,我学你的。 到时候问问这群人是哪个城邦的,要给我们献祭给太阳神、月亮神还是羽蛇神,总需要死个明白不是。 出于这种看法,基尼齐吩咐大家趁机学习大明的语言。 于是乎,双方的互动就此产生,你问我,我问你。 这种积极配合,让朱棣、沐春、马三宝等人学习起来更为容易,虽说玛雅语不好说,可这群人毕竟学习过印加语,拗口一些的语言并不算什么,加上几人记忆力也强,很快便学会了一些简短的词汇。 顾正臣并没有让人去惊动这附近的百姓,一心一意地安排人挖番薯,考虑到这里番薯地不少,全部挖出来也需要一些时间,顾正臣与众人商议:“应该留下一支人在这里,另一部分人找寻并前往奇琴伊察里城邦。” 赵海楼、高令时等人同意这个安排。 第(2/3)页